张琦涵,中共党员,赫哲族,黑龙江省黑河人。现任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人文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指导教师,青马工程第四团支部指导教师,人文与管理学院分工会组织委员、青工委员。
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日语系,于日本交换留学一年。研究生毕业于辽宁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日本语能力水平N1,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等级三级,曾获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国家励志奖学金,外国语歌曲大赛一等奖等20余类奖项。荣获CICAS优秀志愿者、广东医科大学第十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以及“案例研讨”最佳单项奖。
生活中的她
生活中的她,充满热情,能歌善舞。她的歌声甜美动人,舞姿优雅大方,习惯于用歌声和舞蹈传递情绪,描绘快乐;热爱自然,品寻美味。无论是山川湖海,还是古迹名胜,她都能从中发现乐趣,陶醉其中。她常常背起行囊,踏上探索之旅,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悟,与身边的人分享她的所见所闻。
生活中的她,用书籍滋养心灵。从文学名著到科普知识,从历史传记到哲学思考,她十分珍惜和享受一个人静静读书的时光,也经常向学生们推荐好书,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汲取养分。
生活中的她,还是二次元达人!这份共同的兴趣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拥有了更多共鸣与交流的桥梁,更为他们的互动增添了无限乐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更愿意敞开心扉,与辅导员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彼此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也让辅导员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她的生活充满了色彩与活力,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也用她的热情和才华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和每一个人。
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主动占领网络思政主阵地。她通过“影像思政工作室”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用生动直观的短视频风格,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引领青年学生,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在年级大会上,张老师满怀激情地鼓励学生:人生如同广袤无垠的旷野,而非预设的轨道。大学,作为崭新的征程和起点,是同学们展现自我、追逐梦想的理想舞台。希望同学们能积极适应并勇于探索这片新天地,明晰校纪“底线”,牢守学习“主务”,持之以恒地追求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多元尝试和火热实践中不断拓宽视野、增强能力,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张老师深情寄语青年学生,要不畏风雨、敢于担当,将个人的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贡献独特的青春力量!
教育无他,唯爱与陪伴
心灵是一片深邃的海洋,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平静如镜。在这片海洋中,学生们或迷茫或焦虑或自卑或失落,而辅导员便是一座灯塔,用爱心和耐心,呵护心灵,指引方向,让他们在青春的航程中不再痛苦和孤单。
在张老师的班级里,有一名叫小玲的学生,她平时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同学交流,经常独自一人默默坐在角落里。张老师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她,决定用心走进她的世界,倾听她的心声。通过与小玲的深入交流,发现由于家庭情况复杂,缺乏社会支持,她的内心深处有着严重的自卑感和孤独感。使得在人际交往中显得非常被动和退缩,出现了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情绪严重等问题。
张老师通过经常与小玲谈心,给予她充分的表达空间,耐心倾听她的心声,理解她的困惑和痛苦。用柔和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轻轻吹散了小玲心头的阴霾。当小玲感到迷茫和无助时,张老师总是伸出温暖的手,给予她坚定的支持和无尽的鼓励。她鼓励小玲多参加课外活动,勇敢面对挑战,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她如同“知心姐姐”和朋友一般,让小玲时刻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产生信任和安慰。
除了情感上的支持,张老师还与小玲一起制定了个性化的心理调适计划,帮助她联系心理咨询中心,构筑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提升心理保健能力。
如今的小玲,已经逐步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知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她的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灿烂。她充满感激地说:“特别开心能有人懂我,在我心灵最脆弱的时刻,是您用耐心和爱心为我撑起了一片天空,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养花养根,育人育心,引领学生“向阳而生”,学生们定能如夏花般绚烂绽放。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辰
张琦涵老师说,辅导员工作,犹如一场春雨,润物无声,悄然滋养。既充满挑战,又满载收获。“在这份神圣而庄重的职业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深邃与广阔,也感受到了育人的责任与使命。每一名学生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辰,他们怀揣着梦想,闪烁着光芒。辅导员,便是那守望星空的人,耐心浇灌心灵之田,细心雕琢个性之石。每当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成长,我的心中都充满了无尽的欣慰和自豪。”(出品|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 编辑|邝桓宇、张子怡 责编|匡思蕾 审核|谢孝东 审发|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