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思政工作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经验 -> 思政工作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新技术相结合,对新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数智赋能、创新赋能、协同赋能,全面推进事务服务智慧化、网络思政精品化、队伍建设专业化,不断开创网络思政教育新局面。

数智赋能,推进事务服务智慧化。利用数智化技术赋能学生事务,提升事务服务智慧化水平。一是建设“智慧学工”系统,提供智慧服务。推动AI技术赋能学工事务,兼顾本科生、研究生、辅导员、协调者、决策者等不同群体,采用“大平台、轻应用、微服务”的技术架构和伴随式、常态化的数据采集方式,建设“本研一体化”智慧学工系统,整合教务、学工、后勤、财务等业务系统,融合“本研两条线”流程链条,集成在线查寝、就业派遣、图书借阅、离校(返校)申请等学生事务,构建“PC端+移动端+智能终端”全场景覆盖体系和覆盖学生全培养周期的智慧服务体系,实现本研学生事务服务“一口办”“一键办”。二是建设智慧预警模型,实现精准思政。通过“学生大数据”深入挖掘与应用,建立学业预警、精准资助、人际关系图谱、学生多维画像等大数据模型,建立晚归未归、请假离校、降级退学、行为轨迹等学生预警模型,招聘岗位、求职意愿、学生去向等精准就业模型,日常事务、思想教育、职业专长等职业成长档案,全面持续跟踪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轨迹,让学生数据“开口说话”“多说有价值的话”,推动思政工作从“经验决策”迈向“数据决策”,对学生进行精准化教育引导,更好助力学生成长。三是建设智慧学生社区,重塑育人生态。探索“学校主建、学院主管、社区主导”的智慧社区建设新模式,建设1个学生事务服务大厅、5个“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52个社区驿站,形成“1+5+52”学生社区管理服务网络。坚持将事务服务设施、学习讨论空间、党团活动室、生涯和学业辅导咨询室等投放到社区,开发学生社区服务微信小程序,开通社区活动室、心理咨询辅导、社会教育活动等网上预约服务,不断增强社区学习服务的多元性与便捷性。建立学生社区智能门禁、智能监测网络,加强全天候智能监测管理,有力维护和保障学生社区安全。建立智慧社区自助服务区,学生可在社区自助打印在校成绩单、荣誉证书等材料,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于智慧化社区服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创新赋能,推进网络思政精品化。坚持“内容为王”,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协同创新网络思政,塑造网络精品专栏,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培育优秀网络成果,深入推进网络思政精品化建设。一是塑造网络精品专栏。设置“水墨校园”专栏,刊发书评、时评、诗歌、小说、散文及优秀网文,引领舆论风向。开设“迎新报到”“军训园地”“入学教育”“心灵护航”“萌新有话说”“学习帮帮忙”等精品专栏,开展卓有成效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打造“优秀毕业生”“毕业急先锋”“毕业帮帮忙”“多彩毕业季”“难忘桂子山”等五大“毕业季”精品专栏,营造浓厚毕业氛围。二是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围绕不同专题系列,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党的二十大”系列红色宣讲课程、“传统文化”系列网络精品课程、“校园侃侃看”系列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大学生成长加油站”系列学生成长发展教育课程,打造了多门类的“华大微课堂”。《传经典·树文明·立风尚—传统文化系列网络素质课程》《荆楚传统文化系列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两大系列,分别入选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示范项目”。三是培育网络精品成果。打造“名人堂”“国奖访谈”“微主题班会”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育人品牌。举办“网络创意文化节”等文化创意活动,引领全校网络文化建设,培育网文、动漫、摄影、微视频、网络课程等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和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组织奖”,工作案例《华师匣子》荣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优秀奖,《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化”迎新与入学教育》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制作和传播“廉政”“两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小桂小爱系列漫画,被省部级领导批示1次。

协同赋能,推进队伍建设专业化。完善“i华大”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分层分类打造专业团队,建设合作共建、协同联动的网络思政教育队伍。一是建设项目管理队伍。“i华大”网络文化工作室统筹全校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包括若干个部门和工作小组,工作内容涵盖学校网络育人的方方面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工作室成立了“项目管理中心”,专门负责人员的招募与培训、项目的跟进与实施、工作的考核与督导、工资的报送与发放、物资的采购与管理等事项,为工作室的正常运行与高效运转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建设网络宣传队伍。坚持以“华大桂声”团队为主体,形成了部门健全、机制完备、人员齐整的“桂声传媒中心”,设置了新闻中心、新媒体部、摄影组、水墨校园、网络管理部、英文网编辑室等六大部门,分别负责相应板块网络宣传教育工作。“华大桂声”网站荣获“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和“全国高校精品网络栏目”等荣誉。三是建设网络技术队伍。坚持以“木犀团队”为主体,形成了人员完整、素质精良、工作专业、勇于创新的“网络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学工部所属网络与新媒体的技术维护与安全防护,并协同其他高校研发了《华师匣子》《木犀课栈》《孤独星球》《森林云相馆》《小幸运》相关网络育人软件。四是建设动漫创作队伍。成立“动漫艺术中心”,设置策划部、创作部和周边部三个部门,策划部负责策划不同的动漫系列专题,创作部负责创作一系列动漫艺术作品,周边部负责将创作的动漫艺术作品转化为产品和商品,并投放市场。五是建设影视制作队伍。成立“影视制作中心”,主要负责重大活动视频新闻采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主题教育微视频制作、素质教育网络精品课程录制以及其它相关短视频、微电影等作品的创作。项目管理队伍加快提升了网络思政效率,网络宣传队伍牢牢守住了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网络技术队伍为网络安全提供了坚强技术保障,动漫创作队伍和影视制作队伍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建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库。

上一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ABCD四步法,推动“AI+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广西师范大学:以“我与教授的下午茶时光”品牌打造思政育人“大先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