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思政工作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经验 -> 思政工作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立德树人,从物质层面、行为层面、精神层面深度发掘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大国工程的育人要素,分阶段设计入学启蒙课、工程伦理课、行业认知课、实习实践课,通过课堂讲解、实景感知、实践融入三种育人方式,扎实推进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如盐在水,将大国工程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上好入学启蒙课,树立专业自信、坚定报国理想。一是大国工匠进校园,讲好入学教育第一课。自2020年起,在每年9月邀请大国工匠讲授入学教育第一课,武汉雷神山医院(医护区)总工贾瑞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铁一院高级工程师王杜江等走上讲台,带领学生回顾了雷神山医院、青藏铁路、中国高铁等大国工程的伟大建设历程,诠释着工程建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重要贡献,在“入口处”坚定专业自信。二是名师教授上讲台,讲好专业导论第一课。在第一学期开设《工程导论与工程伦理》必修课,覆盖全体新生,要求“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工程建设相关学科带头人、名师教授主动站上讲台,把大国工程建设成功案例置于行业专业的大背景下进行运用,用案例为专业领域的发展变化提供有力佐证,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三是思政教师强融合,讲好入党启蒙第一课。学院在新生入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培训等时机,结合学校学科和行业特点,邀请国家卓越工程师、“双奥”总工李久林、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马玉刚等专家领导讲授专题党课,将大国工程与入党教育有机融合。依托学校廉洁教育工作室,党政领导干部、专兼职思政教师将重大工程廉洁警示教育案例融入党史党章党纪学习教育和大学生廉洁教育,强化“未来的工程从业者们”的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

7179058.jpg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红林校友讲授《中国高速铁路》

上好工程伦理课,强化价值引领、培养“大伦理”观。一是探索“六进”思政模式,持续强化价值引领。《工程伦理》教材编写和教学全过程中,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选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把典型的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让思政元素“进教材、进课堂、进实践、进作业、进考卷、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坚持典型案例教学,培养工程“大伦理”观。结合“雷神山”总工贾瑞华,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总指挥叶建良,全国劳动模范、新时代好人、知名钻探专家朱恒银等大国工匠事迹,激励学生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国家需要;结合三峡工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等大国工程案例,深入解读伦理与道德、伦理与环境、伦理与责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生态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经过近三年的建设,2021年《工程伦理》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相应团队和成员获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7179060.jpg

《工程伦理》公开课

上好行业认知课,掌握行业趋势、明晰发展目标。一是充分发掘行业企业资源,开设工程行业认知课。邀请工程行业企业总工程师、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作为课程师资力量,打造集“行业认知+视野拓展+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工程行业认知》精品课程。《工程行业认知》以通识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校工程相关专业学生,3年来,累计选课410人次,覆盖全校学生近千余人。邀请24名行业企业师资进行授课,例如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以《大国工匠:百尺高楼匠心建造》为题向同学们讲述摩天大楼的建设历程。二是充分发挥校友育人资源优势,聘任“校友班导师”。在学生大学二年级大类专业分流之际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校友班导师,校友班导师每学期参加一次“成长与发展”主题班会活动、每学期参加一次学生班级文体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单位(企业)走访教育活动,组织毕业班级同学到单位(企业)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深入参与大学生成长过程,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注入强大思想合力和育人资源。2023年,学校首批聘任包括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质路基设计院党委书记、院长郭韫武等在内的24位杰出校友担任校友班导师。一年多来,校友班导师通过主体班会、谈心谈话和实地参观等模式组织集体活动40余次,用个人成长和工作经历,解答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的烦恼和疑惑。学院还分别与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设“中铁隧道鸿鹄班”“核工业井巷班”,结合新工科学生特点和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制定运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7179059.jpg

雷神山医院(医护区)总工程师讲授《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

上好实习实践课,做好“校-社”衔接,深度融入社会。一是深入基层一线,做好社会实践,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持续开展“学习之路”暑期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重走践行中国革命之路、改革开放之路、现代化强国之路和探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之路,3年来实践足迹覆盖嘉兴、遵义、井冈山、瑞金、延安等十余个革命圣地。学院积极组队参加,支持重点团队前往大国工程建设现场实地调研,学生深入青海共和干热岩开发中心、川藏铁路林芝段、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隧道内部等大国工程施工现场,深入了解各类工程施工过程和当前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面临的各类工程问题等。二是走进工程一线,做好专业实习,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常态化开展“工程文化论坛”活动,邀请院士专家做报告,详细讲解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弘扬科学家精神。在三峡工程、页岩气开发、海洋科考、大陆深部钻探等大国重器、大国工程关键区位建设50余个思政实践教学点,推动求科学之真和筑强国之梦有机衔接。各专业老师协调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大型国企央企资源,带领学生深入工程建设一线开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技攻关,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7179061.jpg

中国一冶交通公司“校友班导师”带领学生参观武汉经开人工智能科技园


上一篇:武汉工程大学:融合传播红色基因,点燃育人铸魂 “红色引擎”

下一篇:郑州科技学院:创新科技数智赋能 凸显思政教育效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