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思政工作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经验 -> 思政工作 -> 正文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校中心工作,秉承“以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要,全人发展”的理念,坚持“规范、专业、效率、创新”的工作原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推进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思想引领,着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明确“四个正确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主题教育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为主线,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宣讲会、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深入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发挥校园活动的育人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022年我校获评该主题教育优秀组织奖;开展毕业生“喜迎二十大,逐梦新征程”主题教育,用“初心、铭记、回眸、惜别、光芒、传承、告白、分享、建言、争优”特色主题为抓手,引导学生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坚定的理想信念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实际行动传承广东医精神;开展“迎新筑梦”主题系列活动,增进新生对学校的感情,引导新生尽快找准自身位置,明确奋斗目标;深入开展“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普法主题活动,宪法卫士行动覆盖全校本科生,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素养;精心组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以“十个一”举措进一步增强师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

二、坚持平台引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一是深化书院建设,构建“三全”育人平台通过构建独具特色的素质培养体系,各书院聚焦思想引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构建教师主导的学业辅导体系,紧密围绕书院人才培养理念和文化内涵设计,打造第二课堂。构建学生为本的管理服务体系。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围绕书院理念特色成立各书院学生工作团,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建设。

二是推进学生支持与发展中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创业氛围。“真心”服务,方便学生事务办理。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着力为学生学习、生活、发展提供服务,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离校全过程所涉及到的学习生活、评优奖励、征兵入伍等多个服务项目。“创新”带动,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创新创业孵化中心面向全校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放,并提供培训、指导、管理服务;为入驻团队开展创业培训、路演展示、沙龙分享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线上互联网+大赛特训营。在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校共515个项目参赛,参与学生近2600人,获得省赛铜奖3项。“匠心”引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习支持与发展中心紧紧围绕“为同学服务,为同学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的工作理念,广泛团结各学院优秀学生,树立榜样典型,提供朋辈互助交流学习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021-2022年组建学业导生团100余人,开展学业咨询近150次,参与学生超过2000人,开展学霸微分享课堂共计71场,沙龙分享会5场,参与学生超过8500人。“用心”行动,举办各类特色活动。举办“放飞青春 携手同行”开放日、生涯发展嘉年华、职业生涯情景剧大赛以及职业素质训练营等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对职业、行业进行探索和思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发挥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心阵地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中心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沉浸式体验及参与式教育、研讨等方式,坚持在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载体上守正创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和党日活动以及“木棉红”故事会、微讲堂、经典颂和电影展等,让青春脉搏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三、坚持开拓创新,提升易班网络思政辐射效应

(一)聚焦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突出政治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将立德树人纳入网络思政工作中心环节,以红色教育资源为依托,强化网络思政育人功能,持续推进红色故事分享,开展“易”学党史忆征程、“易”起颂盛世主题观影、“红色路,青春行”宣传教育等活动。

1.聚焦网络平台建设,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充分利用易班平台,创新应用,开发易广医小程序。通过易广医小程序的嵌入与应用,持续做好并不断优化简化电子请假条、疫情期间每日健康申报、入学交通登记等功能,服务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开通新生服务大厅,提供新生绿色通道、贷款材料上报、宿舍班级查询等功能,实现新生未入校先入班。

2.聚焦新生入学节点,做好适应性教育

新生入校前全部实现易班注册和校方认证。开展《相约广东医,笑迎新生活》迎新活动,通过我与通知书的合影,提升学生与学校的感情;利用易班优课宣传防诈骗知识,提升学生的防诈认识;通过鼓励学生独自入学报到,提升学生的独立能力;通过报到当日生日的同学送上易班专属蛋糕,送去广医的温暖问候和祝福,增进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聚焦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网络思政育人品质

抓好有效节点,开展特色思政活动,利用易班搭建平台主题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利用节日优势顺应时代氛围开展主题专题教育活动。结合考研需要,开展“易研为定”活动,完成“互联网+校园学习”的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省平台网络文化节活动,开展“易动青春,魅力校园”主题校园网络文化节。

我校易班工作站2020年获得“全国易班优秀工作站”称号,2020年与2022年两度获得“广东高校十佳易班发展中心”称号,2022年被授予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四星学生工作站称号。

四、坚持统筹兼顾,在抗疫实践中彰显思政工作力量

(一)让抗疫精神更加“树起来”

三年抗疫中,广东医的全体师生发扬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中。宝贵的“抗疫精神”为进一步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丰富的精神财富。一是结合抗疫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子们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投身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结合抗疫精神,树立坚强的中国精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的重大挑战、进行的成功应对以及积累的宝贵经验,帮助他们牢固树立起弘扬中国精神的坚强斗志;三是结合抗疫精神,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充分发挥身边先进典型的教育引领示范作用,讲好抗“疫”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敬畏生命、仁心仁术的医者精神。

(二)让思政教育更加“活起来”

疫情期间,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微信群及QQ群等网络平台成为了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九个一”系列思想政治主题教育和“八课教育”推出,确保了疫情期间期间学生“网络教育不间断、思政教育不断线”。进一步深入挖掘网络育人功能,综合运用多媒载体,强化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强化“互联网+思政”的创新,提升思政教育的感召力、影响力和亲和力,让线上思政工作“活起来”、“动起来”、“萌起来”。

(三)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暖起来”

为了守护学生健康安全,学工部构建了“四梁八柱”的系统防护体系:四级联防联控网格化体系(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组长—总楼长—楼长—副楼长—层长—宿舍长”六层级管理架构。坚持疫情防控与严管厚爱并进,弘扬战疫正能量与思想引领同步。学工队伍全年不分工作日或节假日,7X24小时全天候待命。成立辅导员应急小分队,24小时到班到岗,每天深入宿舍、课堂、饭堂、运动场。学生工作始终保持着教育的温度,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暖起来”。

五、坚持多措并举,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一)坚持精准帮扶,资助育人成效突出

实施精准资助,提升育人成效。按时按质完成各级资助金的评审、发放工作,实现入库学生资助100%全覆盖;加强资助工作廉政风险纪律教育,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者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凝聚资助育人合力;实施社会奖助学金分类资助和能力提升计划,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大力传播正能量。实施寄“送一份政策简介、开通一条学生资助热线、优化一个平台、上好一堂资助政策解读课”等“四个一”举措,加大资助工作信息的推送力度,广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

(二)坚持心理育人,着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着力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育人工作格局。以心理学科团队为中坚力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以心理健康大数据为基础,完善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心理委员队伍建设为载体,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以书院心理健身房为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学院心理辅导站为平台,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心理危机应对机制。

(三)集聚发展动能,稳步提升就业工作质量

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为抓手,完善学校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继续开展领导干部“一对二”就业帮扶计划,累计帮扶3000余名贫困生实现就业;每年出台就业创业工作要点,一体化推进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深挖就业岗位;通过线上+线下,积极筹办各类招聘活动及宣讲会等活动,每年为学生提供近10万个就业岗位。近三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省前列,学生的就业率平均就业率为96.9%,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较高。

六、坚持配齐建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持续优化

学校实施辅导员队伍选优配强计划、培养提升计划、职业发展计划、激励与管理计划”等四大计划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让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通过严格选聘标准和程序,配足配强辅导员,当前师生比为1:192,优于教育部规定的1:200标准;通过组织辅导员参加各类培训、举办学工论坛、辅导员沙龙、建立辅导员工作室等举措,完善专业化培训体系,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水平;通过落实辅导员的双线晋升、交流轮岗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发挥好奖惩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组织各类优秀辅导员评选活动,包括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论文与学生工作案例评选、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评选等,加强对优秀辅导员的表彰和宣传力度,使广大辅导员享有实现价值的自豪感、奉献教育的成就感、社会承认的荣誉感;通过落实班主任聘任制度,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2016年以来,2个团队获评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团队,3个学生工作项目荣获广东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3人获评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红棉奖”,2人获评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14人次获评广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先进工作者”;1人获得广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一等奖、3人次获得二等奖、4人次获得三等奖。胡勉强和蔡晓颖老师主持的工作室入选广东省骨干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对象。胡勉强老师主持工作室获首批广东高校网络文化示范工作室重点立项,蔡鑫生老师主持工作室获第二批广东高校网络文化示范工作室重点立项。

近年来,学生工作部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式发展,我们将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驱动,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建设,在落实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奋力开启学校发展新征程!

上一篇:【先进单位】构建“三维”思政格局 着力提升育人“三度”

下一篇:【光明日报】最美校友,走心课堂,礼敬广东医科大学六十五华诞

关闭